第114章

  這個時候太子、五皇子和六皇子才開始懊悔,對心智不健全的弟弟缺乏安撫,又十分惱怒七弟的任性。


  沒人想得通,七皇子這個節骨眼“離家出走”,是在耍什麼小脾氣。


  最終還是靠薛遙拼命冷靜下來,努力進入小胖崽的思維,用他的方式思考問題,猜測他去了哪裡。


  薛遙有個不好的猜測——


  小胖崽的父皇去世了,契丹王子換回了五哥,這場公平交換裡,隻剩下契丹王。


  小胖崽是要去殺了契丹王,薛遙心想。


  原著中的寧王登基後,第一件事就是暗中策反契丹一位將領,把契丹王活捉回來,以父皇和大哥戰死的方式,殺掉了契丹王。


  如今的陸潛和原著的寧王有個顯著區別,就是沒有碰過壁,沒有足夠的隱忍與耐心。


  小寧王的復仇計劃提前了。


  劍聖和徐老頭讓急得發瘋的薛遙冷靜下來,並保證會安全把徒弟領回來。


  想要渡河至少要過一個關口,以兩位高手的輕功,想提前到達關口,堵住小徒弟去路,那是易如反掌,沒什麼可擔心的。


  薛遙卻不可能不擔心,想跟兩位前輩一起去找,又對自己的速度心知肚明,隻能乖乖在營地等消息。


  太子也安排士兵快馬通知各個關口:嚴防死守,及時送七皇子回京。


  因為父皇的葬儀不能耽擱,太子不能再等胡鬧的七弟被押送回來,先領著其他弟弟火速回京。


  薛遙本想留在邊疆,等候小胖崽一起回去,可太子請他先回京作證:三皇子曾派兵追殺他和七皇子。


  未免朝局動蕩,讓三皇子鑽了空子,薛遙隻能隨太子回京。

Advertisement


  *


  佟寧昭的探子已經找來了沿路的驛站差役,證實太子在戰事未定,就回過一趟宮。


  皇帝遺詔上明明白白寫了太子是因救駕行蹤不明,可以表明太子回宮前,並未告知皇帝。


  這就大有文章可作了。


  皇帝的死訊,已經砸掉了皇後半條命,剩下半條命的皇後恍恍惚惚,還沒領悟遺詔上改立寧王為儲的含義。


  她甚至一時想不起來寧王是誰,跟她有什麼關系,跟她丈夫有什麼關系。


  丈夫的死訊讓她醞釀了幾十年的抱怨都成了壞賬,站在梓宮旁時,皇後眼裡隻剩下棺材裡的丈夫和操勞過度的兒子。


  皇後拉著兒子在棺材旁跟丈夫說了很多話。


  時隔近二十年,她的二爺終於又有時間這麼安靜的聽她說話了。


  太子都沒有想到,母後竟然沒有因為他的私自回宮而大發雷霆。


  失去丈夫呵護的女人,往往會從權利中尋求安全感,他以為母後早就失去了年輕時溫軟柔情的性情。


  死別,竟然讓身穿鎧甲手執利劍的母後,跟棺材裡她恨了二十年的男人和解了。


  這真不公平,女人總是太心軟了。


第108章


  薛遙準備好面對的奪位之戰並沒有立即發生。


  國喪三年, 實際服喪是二十七個月, 但國不可一日無君,大齊是以日代月,一般二十七天後, 就會舉行新帝登基大典。


  即位和登基有不同之處, 上一代皇帝駕崩後,儲君就算是即位了, 登基大典卻要在一個月後才舉行。


  如今朝中局勢處於山雨欲來的階段,沒人敢在這二十七天的國喪期間鬧事, 三皇子也被佟妃壓著按兵不動。


  太子的黨羽已經直接稱呼太子為皇上, 認定由太子即皇帝位。


  佟家黨羽都很低調,遺詔如今就捏在三皇子手上, 即位的該是寧王,而寧王目前不知所蹤。


  誰讓寧王不知所蹤?當然是“被改立”的廢太子嫌疑最大。


  半個月過去,七皇子居然還沒有被押送回來, 太子五內俱焚,連連派人前往邊疆催促。


  汐妃也五內俱焚,所有皇子都安全回京了,就她兒子沒回來。


  薛遙安慰她, 是因為父皇賓天受了刺激, 殿下賴在邊疆不肯回宮。


  汐妃依舊滿面愁容,薛遙猜想這憂愁裡大半是因為兒子的失蹤,小半是因為失去皇帝的庇佑,對自己和孩子未來的擔憂, 汐妃沒怎麼因為皇帝的死而難過。


  整個後宮,似乎隻有皇後因為皇帝的死,一下子老了十歲。


  一個月後,邊疆發來七皇子蓋印的加急書信,信卻不是七皇子寫的,而是劍聖親筆所寫。


  劍聖說陸潛已經被他找回來了,這小子不知用什麼辦法,居然混出了關,好在契丹軍隊已經無跡可尋,這小子也沒找到契丹王,他和徐掌門追蹤三日,才把七皇子抓回來。


  信上說,陸潛性情變得有些古怪,難以交流,一心想要手刃契丹王。


  劍聖和徐掌門擔心這孩子憋出什麼病來,便打算先傳授一些入門功夫,助他替父報仇,讓他解開這心結。


  這讓薛遙松了一口氣,汐妃卻無法理解什麼江湖豪俠要收他兒子為徒,傳授武藝,到處去求皇後求太子替他去邊疆找回兒子。


  然而沒了皇帝的獨寵,誰有空搭理這個曾經得寵的妃子?汐妃求天天不應,隻有薛遙始終耐心地勸解安慰,並保證自己一有機會,就會去邊疆找劍聖帶小胖崽回來。


  與此同時,皇位之爭終於不可避免的開始了。


  薛遙作為太子一派,上朝證實了三皇子軟禁七皇子,以及之後派兵追殺七皇子的詳細情形。


  三皇子狡辯說自己是在聆聽遺詔後,緊急將七弟保護起來,嚴加防備,以免“有心之人”謀害新儲。


  還說若是他想派兵追殺七皇子,為什麼不在軟禁期間就動手,可見那批追兵是受旁人指使!


  開脫罪名後,三皇子反咬一口,斥責太子不顧君父安危,私自離營,等同逃叛,非但沒有即位資格,而且因該接受軍法處置,如若不然,便要將太子的罪行,昭告天下。


  二皇子沉不住氣,想站出來說是自己召太子回朝處理政務,卻被太子阻止了。


  如今太子因罪失勢,未必能再凝聚朝外勢力,三皇子手握先帝三塊兵符和遺詔,本就略佔上風。


  二皇子若是摻進這趟渾水,很可能被視為同罪,失去監國之職,太子就更無立足之地了。


  兩派僵持不下,朝政事務看似跟從前一樣,由內閣票擬,司禮監批紅,實際上卻並不受監國的二皇子掌控。


  內閣裡基本都是太子的人,太子當初反對宦官幹政,因此得罪了不少掌權太監,司禮監秉筆太監自然是佟家黨羽。


  太監們都知道,太子上位,他們的好日子就到頭了,如今好不容易抓住太子的把柄,這群太監比三皇子還孤注一擲,竭力打壓太子勢力。


  這場奪位爭鬥看不出硝煙,隻是不少朝廷官員的職位發生變遷,兩方都在把自己的人往重要的職位上擠。


  表面的平靜維持了兩個多月,直到監國的二皇子中毒,這場無聲的戰鬥才真正亮出刀刃。


  好在中毒發現得及時,薛遙當時正在太子殿中議事,趕到養心殿後,立即進行了洗胃處理,二皇子才沒有大礙。


  所有參與膳食制作和送餐的宮人,全部被捉拿審問,罪名卻被三皇子安排的替罪羊認領。


  這件事,讓薛遙想到明朝魏忠賢掌權期間,剛即位的崇禎皇帝在衣服裡藏滿自己帶來的大餅,不肯吃宮裡的東西,害怕中毒,也不敢睡寢宮,擔心被魏忠賢的人刺殺。


  那種情況下,魏忠賢殺掉崇禎也不能自己當皇帝,隻能再立個年幼的皇帝當自己的傀儡,而如今,二皇子要是遭遇不測,三皇子就不需要傀儡了,可以自己上。


  這讓薛遙感到毛骨悚然。


  七皇子若是此刻回朝,成為太子的傀儡,能忍住不亂吃宮裡的東西嗎?能時時刻刻應對四面八方的內奸刺客嗎?


  小胖崽的三角貓功夫,對付些普通練家子,還說的過去,面對張四那類高手,根本毫無勝算。


  所以薛遙私心並不希望小胖崽面對如今的危險,甚至覺得小胖崽這時候選擇留在劍聖身邊,是明智的決定。


  像原著中那樣,小胖崽如果兩年就能練就一身出神入化的劍術,保證自身安全,在通過劍宗門下弟子監控各省總督,策反三皇子朝外勢力,掌握兵權,才能發動最終的對決,帶著正統儲君的身份回朝。


  之後,薛遙跟隨太子派出的人馬,出京尋找七皇子,不是想把人找回來,而是想親自督促小胖崽勤學苦練。


  太子的人並不知道劍聖身在何處,薛遙也並沒有透露給外人,自己孤身前往白行山,按照張四畫出的地圖找了三天,才找到一片跟地圖中位置相近的竹林。


  到這裡就行了,張四告訴他,不能深入竹林,否則會一直鬼打牆到餓死或累死。


  薛遙按著張四的囑咐,繞著竹林找到兩根紅木柱,柱子之間橫著一張牌匾,上書“朝逸林”三個字,看起來像是取劍聖與徐老頭名字當中各一個字命名的竹林,不知這二位前輩是否都住在這裡,看來關系還不錯。


  找到牌匾後,薛遙就在柱子旁坐下來,耐心等待劍聖現身。


  早秋的西北氣溫還算溫和,薛遙就這麼坐在竹林外等了一個白天,愣是沒等到劍聖現身。


  晚上不能在山裡等,那樣會把自己等到野獸肚子裡去,隻能下山去客棧睡一晚上,天亮了再上山等。


  七天後,依舊沒有等到劍聖現身。


  薛遙該歸隊了,不然太子派來的人馬會把他失蹤的消息,當成死訊帶回京,稟報太子。


  太子經不起再多噩耗,現在能支撐太子的“自己人”不多了,薛遙還能私下陪他想想辦法,排解壓力。


  皇後和臥病在床的太子妃,都是壓在太子肩上的重擔,他要是垮了,這兩個女人也完了。


  太子至今沒敢告訴太子妃,自己因為回來看她,丟了太子之位,擔心她因為自責而加重病情。


  半個月後,薛遙無功而返。


  回宮後不久,二皇子登基,成了本該由失蹤的七皇子擔任的傀儡皇帝。


  太子被改封睿王,跟三皇子的鬥爭愈演愈烈。


  薛遙經常做噩夢,夢見小胖崽其實已經死在契丹王的刀下。


  他開始擔心,擔心那封信是劍聖為了安慰他所寫的,所以劍聖才故意不肯露面,因為他交不出小胖崽。


  系統的安全感自從清零後,再也沒有一絲起伏,薛遙跟小胖崽最後一絲關聯就這麼斷了。


  任何圈子都難幸免於劣幣驅逐良幣的規律,內鬥的時間越長,太子的清廉品質就越是讓他處於下風。


  一年過後,內閣兼六部中太子的人,已經倒戈了半數。


  薛遙的外公周衝是內閣次輔,還兼著工部尚書的差事,也是內閣中僅剩的兩個太子黨之一。


  年底戶部的大齊賬冊核對記錄,給周衝工部的賬上,記下了一筆二百萬兩巨款的虧空。


  這筆銀兩本該是撥給工部修園林的運料費用,園林是先帝生前要造的,先帝駕崩後就不大趕工期了,這筆銀子被兵部請求調用建戰船。


  工部也沒敢廢話,當時司禮監是批紅了的,但年底核對的時候兵部不認這筆賬,司禮監也不承認,聯合起來,擺了周衝一道。


  官途坎坷的周衝險些第二次被罷官發配,在皇帝和太子的維護下,革職待審。


  三皇子手已經伸到朝廷中樞,兩派黨羽都知道,決一死戰的日子,快到了。


  周衝被捕前讓女兒帶著外孫回薛家避難,原本以為不當官就能擺脫這場鬥爭的薛遙,也因為外公的罪名,被卷進漩渦中心。


第109章


  薛遙的娘親雖然自己不肯回薛家避難, 卻勸薛遙去求薛家老太太收留, 或者立即說一門親事自己另立門戶,盡可能不受外公牽連。


  薛遙自然沒有答應,還安慰娘親說皇帝會保住外公。


  他自己都不相信如今的傀儡皇帝能保住什麼人, 皇帝可能自身都難保, 因為三天後就要進行一年一度的圜丘祭祀。


  每年冬至,皇帝都得祭祀天地, 當天必須要步行去圜丘壇。

  • 字號
  • 背景

好看的小說

  • "我時運不濟,身為心理咨詢師,被人汙蔑成庸醫,網絡#庸醫殺人#熱搜下,全是對我的惡毒詛咒。 就連苦心經營五年、掛滿患者所贈錦旗的心理診療所不得不關閉。 傅沉舟說:“當醫生太辛苦了,不如趁機回家安心做傅太太,我養你。” 我聽了他的話,在家闲了一年,卻在懷孕三個月時發現傅沉舟和別的女人在我們的臥室裡翻雲覆雨。 他讓我不要太小氣,哪個男人不偷腥,隻要順利生下肚子裡的孩子,傅太太就永遠隻會是我。"
    現代言情 10642字
  • "我是大奴婢生的小奴婢。 我同少爺一起長大,他待我如親妹,說要給我許一個好人家。"
    古裝言情 12745字
  • "我和卓延被評為內娛最好磕的 cp。 被問到擇偶標準時,他吊兒郎當地捏了捏我的指尖。 笑著反問記者:「這還用說?」 我因此被他的唯粉黑得體無完膚。 而他真正的女朋友,卻被保護得很好。 後來,他借著酒意將我抵在門上。 啞聲道: 「我知道你是喜歡過我的。」 「我分手了,可不可以再給我一次機會?」"
    現代言情 10662字
  • 戀綜上遊戲環節,我抽到大冒險,要求親一下影帝的唇。 我不情不願,太緊張發出啵的一聲, 彈幕罵我欲擒故縱,就是想勾引影帝! 輪到影帝,他選了真心話:「初戀親我了,她的唇還是那麼軟。」 熱搜頓時炸了!
    現代言情 10141字
  • 竹馬喜歡帶不同的女生看演唱會。 第十二次,他帶了我的室友。 那天晚上他們作為幸運兒被投上大屏甜蜜地擁吻,震驚全場。 同行朋友勸他收斂。 竹馬不屑一顧:「怕什麼,林初棠又看不見。」 嗯……不巧。 我在現場全看見了。 更不巧的是。 半個小時後,我成了下一位幸運兒。
    短篇虐戀 12261字
  • "為了祝景舟的實驗順利,我甘願做他的試驗品。 可惜實驗失敗,我雙眼失明,祝景舟說以後會對我負責。 他娶我為妻,對我體貼入微,成了我生命中唯一的光。 這一夜凌晨驚醒,我發現祝景舟未睡在我身邊,摸索著我到了他的書房門外。 聽著房內兩人的交談。 “阿舟,我不想再這樣躲躲藏藏了。” “你放心,她又看不見,如果不是當初我騙她是做實驗,也不可能順利把她的眼角膜給你換上。” “阿舟,謝謝你,我愛你。” 既然如此,也沒什麼繼續的必要了,我成全他。"
    現代言情 10193字